5.采用國際單位制以米(m)、厘米(cm)和立方米(m 3 )為計量單位。
①材長檢量:材長是洞圓材的軸線,在原木兩端間的最短距離檢量;
②直徑檢量:在原木實際材長中央,使用木材專用圍尺,檢量中央圍徑,不帶皮;
③材積計算:采用沙撈越森林處制定的原木材積表查定,材積計算公式和“4.4.3”項“威廉克萊米”原木材積計算公式同。本方法適用于進口馬來西亞(砂撈越)原木。
6.采用國際單位制以米(m)、厘米(cm)和立方米(m 3 )為計量單位。
①材長檢量:檢量平行于軸線的兩端斷面之間的最短距離(如檢量彎曲的原木才材時,則隨彎就彎檢量);
②直徑檢量:分別檢量原木大小頭斷面的長徑和短徑(先通過斷面中心量其最短直徑,后通過短徑中心垂直量其長徑)取其平均值,然后將大小頭平均值相加除以2,即為原木的檢尺徑;
③材積計算:采用“勃萊爾登”(BRERETON)材積計算公式,該公式和“威廉克萊米”材積計算公式同。見“印度尼西亞硬質(zhì)原木檢尺分級規(guī)定”。本方法適用于進口印度尼西亞,新西蘭原木。
品質(zhì)標準及檢驗方法: 各國原木品質(zhì)標準和檢驗方法差別很大,主要分為兩類:
(1)分等級品質(zhì):將原木本身存在的各種缺陷,按缺陷不同的類別,缺陷尺寸的大小和缺陷輕重程度去劃分等級,一般分為三至五個等級,使用等級品質(zhì)標準的國家有中國、俄國等國家。品質(zhì)標準和檢驗方法一般分為十大類:即節(jié)子、變色、腐朽、蟲害、裂紋、樹干形狀的缺陷、木材構(gòu)造缺陷、傷疤(損傷)、木材加工缺陷、變形缺陷等。
(2)扣尺品質(zhì):將原木本身存在的各個不同種類的品質(zhì)缺陷,按缺陷尺寸的大小,缺陷嚴重程度從原木材長或徑級中扣除,最后每根原木扣除缺陷尺寸后所得材積為凈材積,個別嚴重缺陷也可結(jié)合降低品質(zhì)等級,使用缺陷扣尺品質(zhì)的國家有美國、加拿大等國。
本文來自: 中國木材網(wǎng)(www.chinatimber.org) 詳細出處參考:http://www.chinatimber.org/news/show.asp?id=18979&page=2